時間:2014-05-27 10:05:13
作者:世邦機器
銅是人類利用較早的金屬,銅器時代還早于鐵器時代,我國利用銅金屬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吏,因此人們理所當然對銅的性能及其礦床特點了解相對較早。人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使用銅礦設備開采銅礦生產線中,銅礦石粉碎設備粉碎銅礦石是很重要的過程。有意無意地要對所涉及的銅礦床(點)進行歸納和對比,總結其存在的相似性與差異性,這必然會導致對銅礦床(點)進行分類。由于歷史上信息和交通不發(fā)達,加上專門從事銅礦研究的人員也不多。因而,人們所涉及的銅礦床(點)相對較少,不可能對全球或全國的銅礦床進行系統(tǒng)分類,因此真正對銅礦床進行分類還是近百年以來的事。
我國較早的銅礦床分類始于20世紀初,1917年丁文江把我國銅礦床分為5種類型;1935年朱熙人也討論過我國的銅礦類型和分類,但不夠系統(tǒng)。1953年,孟憲民和宋叔和總結了我國銅礦的成礦條件和分布情況,并提出了找礦方向和礦床類型。他們根據(jù)礦床的產狀、元素組合、賦礦圍巖和礦床成因特點,把我國的銅礦床分為12種類型,即斑巖型、黃鐵礦型、層狀交代型、接觸交代型、多金屬含銅型、石英含銅礦脈型、銅鎳型、含銅砂巖型、自然銅型、鈦釩型和銅鈷型等。1957年,謝家榮對我國的銅礦床進行了成因分類,把我國的銅礦分為巖漿礦床、表生礦床和變質礦床3大主類,6個亞類和22式。1959年,郭文魁把我國銅礦劃分為8種工業(yè)類型,即東川式層狀銅礦、細脈浸染型銅礦、接觸交代矽卡巖型銅礦、黃鐵礦型銅礦、脈狀及復脈帶型銅礦、銅鎳礦床、含銅砂頁巖和安山玄武巖中之銅礦等。1976年,在工業(yè)類型劃分的基礎上,郭文魁加上了礦床的成因和考慮開發(fā)利用價值的條件,他又把我國銅礦床分為6類,即與海相火山作用有關的銅礦床、與基性一超基性巖體有關的銅鎳硫化物礦床、與中酸性火山巖一深成雜巖或侵入巖有關的斑巖銅礦床、與中酸性侵入巖有關的矽卡巖型銅礦床及陸相沉積作用為主的銅礦床和與海相沉積作用有關的銅礦床(層狀銅礦)等。這一分類基本上可以和國外銅礦類型劃分進行對比,同時也為我們現(xiàn)在的銅礦分類奠定了基矗
-END-
銅礦石破碎出礦后空場高度過大還會給后續(xù)工序帶來困難,如難以觀察處理采場頂板,砌筑混凝土隔墻、按高順路井也有困難,工人勞動強度大等。因此,礦山應根據(jù)采場實際情況慎重確定分層高度。
自下向上水平分層回采時,可根據(jù)具體條件決定先采礦石或先采圍巖。當?shù)V石易于采掘,有用礦物又易被震落,則先用銅礦石破碎機進行破碎;反之,先采圍巖(一般采下盤圍巖)。在落礦之前,應鋪設墊板(木板、鐵板、廢輸送帶等),以防粉礦落入充填料中。采用小直徑炮孔,間隔裝藥,進行松動爆破。
在銅礦加工,銅礦生產工藝流程中的矽卡巖型銅礦:這是我國有特色和很重要的銅礦類型,它產于中酸性侵入巖與碳酸鹽巖石的接觸帶中。
世界銅礦資源豐富,分布非常廣泛,美洲、非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50多個國家都有銅礦產出,在銅礦加工,銅礦生產工藝流程中近年來在南極洲的西南極地區(qū)亦廣泛有斑巖型銅礦化顯示。
隨著巖漿的分異作用和巖漿沿得爾布干深斷裂不斷的上侵,當它們到達不同深度的構造部位停滯下來,便形成不同的斑巖型銅礦。
銅礦石破碎采礦下向分層水力充填法結構和工藝較復雜,保護圍巖和地表的可靠性又不如下向膠結充填方案,在特殊復雜的條件下,礦石價值又很貴重,采用下向分層膠結充填法,就該認為是合理的。